生意社1月5日訊
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朱北娜:
産業調整持續發展
行業的發展需要依靠每一個企業的進步,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行業及全社會的環境。
过去的2010年,棉紡织行业度过了为不平凡的一年。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洗礼,棉紡织行业在向好的趋势发展,部分指标创造出历史水平。但影响发展的因素仍将长期存在。棉花價格高位運行,人民幣對美元彙率中间价连日创新高,棉紡织行业正在承受多方压力和风险。行业的发展需要依靠每一个企业的进步,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行业及全社会的环境。
展望2011年,棉紡织行业仍将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,不确定性因素仍将长期存在,我们有坚定的信心,以国家宏观政策为指导方向,以《纺织工业“十二五”发展规划》为目标,在大家的共同关心和支持下,团结全行业的一切力量向棉紡织强国迈进。
中國化纖協會會長端小平:
提升綜合競爭力
面對愈加複雜的國內外環境和日趨嚴峻的競爭形勢,轉型升級將成爲行業發展的主旋律。
刚刚过去的2010年,是化纖工业“十一五”的收官之年,是落实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关键之年,也是“十二五”规划的谋划之年。化纖全行业团结一致,共同努力,取得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引人注目的成绩:化纖产销稳定增长、出口快速恢复、利润大幅增加、运行质量持续好转,为化纖工业“十一五”发展画上圆满的句号。
5年来,化纖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,坚持推动技术进步和産業结构调整,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。突出表现为技术进步明显加快,産業结构进一步优化;碳纤维、芳纶、聚苯硫醚等高新技术纤维産業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;行业节能减排工作逐步强化,并已取得明显成效。但行业仍存在着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,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、産業结构不尽合理、总量发展存在结构性不均衡、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趋紧、营销体系与品牌建设滞后等方面。
未来的5~10年,是化纖行业转变发展方式、强化自主创新、提升産業竞争力、实现由化纖生产大国向化纖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。特别是“十二五”时期,面对愈加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日趋严峻的竞争形势,转型升级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旋律。化纖行业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,以科学发展观统揽行业发展全局,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,以科学发展为主题,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,以産業结构优化升级为主攻方向,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,大力推动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化纖産業,加快推进高新技术纤维、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的研发和産業化,强化节能减排、推动环境友好、循环经济发展,加强産業链协调发展与合作,提升我国化纖工业的综合竞争力。
中國毛紡織行業協會會長彭燕麗:
消費促進需求
国产精品久久毛片A片软件爽爽
国产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羊毛是其中重要的纤维。毛紡行业发展面临两方面的挑战:一是毛紡原料价格高带来的挑战。羊毛原料生产成本高,羊毛的生产需要牧民进行规模饲养和科学管理,同时对于天然环境的要求也非常高。因为好的天气有利于牧草的生长,进而有利于羊的饲养和羊毛质量的提高。另外,这些毛紡用纤维生产中还受到肉价、粮食价格的影响。羊毛等毛紡用纤维因为生产过程复杂,生产成本较高。近年来,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,羊毛等原料资源呈现出产量下降的趋势。二是消费者对于毛、绒纤维的关注度低。随着化纖等産業的发展,羊毛、羊绒等纤维在价格方面的劣势进一步显现。
为解决毛紡産業发展的问题,在工业加工方面,我们应该加大技术进步力度,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産業,提高毛紡産業的创新力,不断提升产品的附加值。另外,毛紡行业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发展的驱动力,生产出更加适合消费者并且受到消费者喜爱的毛紡产品,以消费需求促进産業创新,带动毛紡原料的发展,从而保证整个産業链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。
中國麻纺行业协会会长许吉祥:
從麻紡大國走向強國
麻紡行業要抓好技術設備、産品結構調整、擴大內需、清潔生産、原料品質五方面的創新。
2011年是實施“十二五”規劃開局之年,也是中國麻紡行業進入春天的時刻。我們堅持以科技、品牌、人才、持續發展爲抓手,推進全國麻紡織行業由大國向強國的轉變。
概括地說,抓好五方面的創新:一是麻紡織行業的出路在于技術設備上的創新。通過改造提升苎麻、亞麻、黃麻等企業技術設備自動化水平,提效率,促進減少用工。二是麻紡織行業的亮點在于調整産品結構上的創新。轉變生産方式,弘揚麻紡織衣著時尚特色,创建品牌,延伸産業链和生产附加值高的终端产品。三是麻纺织行业做强在于扩大内需市场上的创新。抓好2011年秋季中国哈尔滨麻纺织《论坛》和《精品展览》等宣传促销活动。经过5年努力,争取使内外销比例各占50%。四是麻纺织行业的根基在于清洁化生产上的创新。应用先进环保脱胶技术,做到生产须低碳节能。五是麻纺织行业潜力在于原料品质上创新。抓紧12家农业産業化原料种植基地建设,总结推广先进经验,扩大国产原料种植面积。
国产精品成人国产乱
中國丝绸协会会长弋辉:
繭丝绸行业是我国的特色産業和重要的民生産業。“十二五”是我国继续向“丝绸强国”迈进的关键期。
我國是世界上大的絲綢生産國,生絲和坯綢産量和貿易量穩居世界,真絲印染綢、絲綢服裝及制品的産量也位居世界前列。特別是蠶絲和坯綢等原料性商品已經成爲市場價格走勢的重要産品。
蠶絲是純天然可再生蛋白質纖維,素有“纖維皇後”和“人體肌膚”美稱,不僅具有輕柔、飄逸的外觀,更具有護膚、保健的內在品質,具有其它纖維無法比擬的優點,而且絲綢制品曆來就是典雅的象征。目前,絲綢纖維用量在紡織纖維總量中僅占0.2%左右,發展潛力巨大,尤其是隨著全球石油能源的日益緊缺、人口的增加、生活水平的提高、消費意識的改變,天然纖維産品的需求將會有較大增長。近年來,以蠶絲被、絲綢內衣、絲綢時裝、絲綢裝飾品等爲代表的更多具有天然、綠色、功能性新産品得到不斷開發,絲綢纖維內在優勢逐步得到現代人的重新認可,完全符合當今“綠色消費”潮流,而擁有13億人口的絲綢內銷市場更是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,古老的中國絲綢業必將迎來新的春天。
繭丝绸行业是我国的特色産業和重要的民生産業。“十二五”时期是丝绸工业深化调整升级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,也是继续推进我国由“丝绸大国”向“丝绸强国”迈进的关键时期。坚持科学发展观,以建设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的行业经济为目标,推动行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,是新时期传统优势産業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。为此,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,通过加强自主创新和“产、学、研”联合,加快调整丝绸产品结构,夯实産業基础;要依靠科技进步,加快提升行业技术水平,推进産業升级;要加强桑蚕繭丝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,提高丝绸产品附加值,不断拓展丝绸产品消费领域;要不断开辟国内外市场,进一步增强我国繭丝绸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出口创汇能力,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。
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出處“中國紡織網”
編輯:沈沒東木
|